书画天下
油画家永安:张起丹青帆,扬波四海间
文/图 中国新闻杂志记者 赵汗青 刘欣华
【人物名片】
永安,原名张剑,曾用名张扬,祖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1977年出生,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进修于广州美院,是中国当代实力派写意油画家。
现为美国麓鹿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天下时报美术顾问、中国新闻杂志特聘画家、北京时代中国之声书画院副院长。
记者与画家永安,本是同乡,多年来,一直想做他的专访,可惜,每次都错过了时机。这一次,终于约定,在合肥文化创艺产业园“永安艺术工作室”里一聚。
永安在合肥敞亮的工作室内接待了记者。举目四望,偌大的空间除了沙发、茶几和画桌,剩下的便是层层叠叠的书籍、画册和画作,“勤于笔耕”是同学周祥对他的评价,由画室便可见一斑。油画家、永安的老师芦涛先生日前说,“在永安的目光里经常透露出青春的火光,这真是许多不惑之年人的眼睛里已经熄灭了的。”
永安4岁时,就喜欢画画,在家里的墙壁上画满了他的画作。在读美院时,他虚心的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绘画上的知识技法。大学老师对他的绘画艺术指导起了重要作用。毕业以后,他又进入广州美院进修,在深圳大芬村开过自己的画廊,再后来,又到了北京韩美林艺术工作室创作学习了一年,亲身体会到艺术市场的需求。他坚持画作的原创性,并一直在绘画上寻找创作中的突破性契机。后来,他研习了大量的西方经典绘画,又多次去过西藏、新疆,到过徽州、浙江、福建写生民居,画过北方的山川原野,去过许多的农家小院,去感受真实的乡村生活,去领悟这些生命体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场景。
永安以写意油画见长,尤以《徽州山村》为最;在他的作品里鲜见人物而只有风景,或名山大川,或小桥流水,或田园草木,一路走来,渐入佳境;生长在皖北,永安有着浓烈的“安徽情结”,不论是投入创作,还是策划写生,都围绕着徽文化来创作。
永安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作品融入很多的抽象及现实的艺术手法。画作构图形态自然,主题寓意深远。学院派的绘画手法表现在油画创作中。永安油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多年对油画作品的研究和领悟。他的画作注重主体色彩,色彩的光感柔和,干净明快,色块明暗对比衔接恰到好处,有很强的生命的张力。风格纯净,色彩干净,明快。 笔法干练,在创作时能将多种绘画手法融合到一张画作中,形成独特的画面形式。
近几年,随着乡村题材油画作品大量的创作,永安的画风有了更为学术性的转变。他注重画作的思想性,艺术性。作品诠释着生活在乡村中的成群的牛,羊,农家小孩儿,老汉,小屋子,河流,树木等诸多生命体在大自然光景下,表现生命的和谐和对生活的爱。他的画作唤起人们对生活和对艺术的从新思考。珍惜现有,保护环境,关爱乡村的使命感让人对生活和生命有了更为深层次的思索。
“这幅《徽州山道》是我2018年第一幅风景油画作品,画面上黑压压的山峦被薄如轻烟的雾气笼罩,崎岖不平的山道由近向远延伸,两边是层层梯田,几头壮牛行走在归途,牛背上还坐着牧童,我想表达对徽州美丽山水的深情。”永安回忆说,记得今年早春三月,细雨濛濛,他开车途经皖南古村,心神便畅游在这茫茫荡荡的漫山野岭之中,时刻被窗外的景致所感动、所牵依。
永安的油画的作品具有很浓的本土油画气息,这些接地气的画作风格来源于生活表现予生活。他画作中乡村社会,生活场景,自然景观,人,物及生命体等元素表现了和谐的生命活力。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源于生活,其寓意却高于生活本身。永安的油画引领着人对生活与生命的思索,他的画作是另一种对生活的感激和感悟。
作者简介:
赵汗青,名先杰,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资深媒体人、旅美作家、文史学者,博士。《中国新闻杂志》执行总编。
刘欣华;女,汉族,安徽蚌埠人,祖籍河南温县,英文翻译、作家、学者、博士、《天下时报》网总编,麓鹿书画院院长。
- 上一个:书法家孟春晗——纵横捭阖 大器已成
- 下一个:插画师绿沙作品欣赏